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
参与方式

加速营伙伴权益
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旨在和智慧能源、智慧管理、数字服务等领域拥有创新解决方案的中国科创企业进行合作,助力开发高可用、可复制的创新解决方案。您可以从六大课题择其一提交项目解决方案,包括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的设计管理软件、用户侧微网能量管控平台、充电站EMS电能管理及控制系统、数据中心配电场景的数字孪生、新能源行业智能运维模块开发、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等。我们将甄选最优秀的科创企业团队进入创赢计划加速营,期待您的加入!
点击报名
点击报名
-
“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站指探索利用密集分布的电网变电站资源,建设运营数据中心站、5G基站、北斗地基增强站等,对电网公司可支撑智能电网业务,对其他行业助力新基建,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变电站点多面广,数量众多,依托站内空间、电力等资源,可融合数据中心站等业务,实现“多站融合”。但变电站点的场地设计多样性,导致客户在数据中心的设计过程中很难复制方案设计,现有的设计方式全部采用人工设计,并手动制作物料清单,进而报价给到需求方,从拿到设计需求到报价的时间花费都要2-3天以上。此外,在整个方案讨论过程中,一旦有任何改动,需要重新修整方案设计及清单更新,时间花费额外需要1-2天以上。效率极其低下,严重影响需求方的服务体验,也大大增加客户的前期工作。
项目需求:
借助工具软件,实现多站融合数据中心的快速设计及报价,利用现有土地面积最大化部署集装箱及集装箱内的布局设计,减少繁重的设计工作的同时,帮助最大化业务的经济效益。
1. 根据不同的变电站快速进行系统布局
2. 快速的物料清单
3. 快速的报价预算
4. 可灵活进行变更 -
随着“30·60”双碳目标提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将成为未来能源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障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经济、高效、安全并网,是以绿色低碳为理念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目前在制造业源端基地及终端消费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和国网公司紧密配合并推进“平台+生态”建设,打造电力供需预测、消纳能力计算、新能源大数据分析等子功能模块,为可再生能源设备与厂商管理、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业务环节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项目需求:
1. 利用施耐德电气EMA微网运营顾问软件、EBO楼宇运营系统软件& PME电能管理软件等能量采集以及控制系统,帮助工厂提高现有光伏的自销纳比例,降低需量电费,帮助施耐德电气工厂减少电费开支。
2. 尝试通过国网综能集团购买绿电,全面实现净零排放。 -
电动车是我们国家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央政府各部委和各地政府均出台相应政策支持电动车行业发展,形成数万亿大市场,国企、民企,和外企都积极投入资源进军此行业。
充电站是电动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国网、南网、中石化、蔚来、特斯拉、BP等巨头都已经或正在进入,产业正处在爆发的前夜。为更好地在电网变压器和电动车之间实现电能的供需互动、动态平衡,储能开始进入充电站。
项目需求:
建立充电站的EMS电能管理及控制系统,解决用户在安全性、可用性、投资回报率、无人值守等核心需求。
1.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制定优化的控制策略,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充电站对安全性、可用性、投资回报的主要诉求,以及峰谷电价套利功能、扛峰增容功能。
2. 重要数据分析计算存储呈现功能,以直观展示项目的客户价值。
3. 人机操作界面,模式选择。
4. 预警报警功能。 -
数据中心业主和运营商通常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现场环境,却又无法准确预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将如何响应这些变化。在数据中心运营过程中,纸质化的信息容易丢失,且数据维护更新困难;一般的系统信息记录不够详细,粗略的数据搭载的信息太少,利用价值不高;很多时候需要现场处理等问题,给客户运营带来困扰。
项目需求:
为数据中心配电设备建立仿真模型并集成资产相关信息,用数字孪生的方式搭建更加高效的可视界面。为运维人员培训提供工具,为资产管理提高便利性,提供仿真工具等,给客户提供更具弹性,更高效的数字化辅助手段。
1. 提高供配电设备资产的信息准确性;
2. 为客户培养运维人员提供培训便利;
3. 运维外包场景下,提高沟通效率。 -
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需要运维服务的稳定保障。我国风电运维体系还处于完善阶段,目前行业发展集中于检修、零部件供应和风机机组监控等方面。由于客户对数据资产及安全性、成本等因素的顾虑,造成用户对变流器中断路器健康状态缺乏必要的监测。
项目需求:
通过合适的方式(硬件或软件),获取运行电气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用户就地系统,并可进行分析和运维管理,帮助运维方实现快速获取故障信息以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并做出及时应对。
1. 客户希望实现的基本功能(例如:提供预警信号)。
实现电气设备的数据采集,及与本地系统的数据通信,最终实现低成本的对断路器健康状态进行监控。
2. 客户希望实现的优化功能(例如:支持设备潜在故障的预测功能等)
在建立数据采集及通信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分析及优化运维管理等进一步的功能。
3. 成本控制。 -
到2020年,我国建成公共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目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仍然心有疑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顾虑便是充电不方便。
充电难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建设困难及电网耐受的限制等因素,充电设施配套滞后于市场发展;已建成的充电桩利用率不高导致大量的僵尸电桩;个人电桩申请较难;电桩缺乏统一规划造成资源错配;电力设施增容受限等等。
项目需求:
设计快充储能充电装置,提供小场景移动充电模式,客户通过手机终端平台可自动发出车辆定位及充电需求,完成客户需求后通过该平台进行费用结算。